2019年,中山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落实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明确“政治引领固本强基年”党建主题和“强党建、稳就业、促改革、兜底线,防风险”工作主线,认真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人才是第一资源、民生是第一追求,全力推进新时代全市人社事业创新发展。
一、2019年工作总结
(一)坚持政治引领,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持续走深走实。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围绕“政治引领固本强基年”党建工作主题抓党建。扎实推进“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党组中心组开展8个专题集中学习研讨,43个党支部召开党员大会252次,开展“第一议题”学习、四项教育共计356次。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党组中心组集中学习21期,党员干部“学习强国”学习积分1万分以上的100多人,举办“人社学堂”18期、参加学习1500余人次,开展党员志愿服务等主题党日活动615场。加强组织建设管理。完成直属机关党委换届选举工作,评选出37名“人社之星”,完成58人次干部职务职级晋升相关工作,修订党员活动经费管理、工会慰问等工作制度,完成局工委会和基层工会换届工作。逐级落实“一岗双责”。党组成员牵头开展风险防范等7个课题专题调研,深化八个方面专项整治。全面排查党建、业务和意识形态等工作风险隐患98个。加强行风建设。中山代表队在全省人社系统业务技能练兵比武中荣获团体三等奖,市劳动人事仲裁院、局审批服务办郭燕芬同志分别被评为全国人社系统2017年-2019年度优质服务窗口、优质服务先进个人。
(二)坚持就业优先,就业局势保持总体稳定。全年城镇新增就业5.7万人,促进创业7554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2.32%,低于3%的控制目标。全方位实施“稳就业”十条。制定实施《贯彻落实中山市进一步促进就业若干政策措施工作方案》,出台就业资金使用管理等6个配套政策,社保降费为企业减负约8.6亿元,发放各项就业补贴资金1.1亿元。认定受中美贸易摩擦影响重点用工企业96家,涉及企业用工规模18.1万人,采取“一企一策”方式,提供用工政策对接和协调服务。大规模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出台《中山市职业技能提升实施方案(2019-2021年》,着力开展企业职工技能提升和转岗转业培训,全年完成补贴性技能培训1.6万人次。出台《中山市“南粤家政”工程实施方案》,全年开展家政类培训3400多人。推进重点群体就业。扎实做好异地务工人员、退役军人等重点群体就业,实现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1280人,零就业家庭动态实现归零。落实各项毕业生就业服务措施, 2019届本地生源高校毕业生就业率98.23%。激发创业活力。开展创业导师续聘及新一轮征集工作,全市现有创业导师217人。新增认定2家市级创业孵化示范基地、1家返乡创业孵化基地。广东中山高校毕业生农业创业孵化基地双创园区被农业农村部评为“国家农村创新创业园区”。中山市在2018年度省级促进就业工作目标责任制考核中获优秀等次。
(三)坚持重点突破,重大改革部署落地见效。以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基地建设为重点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制定实施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推进大湾区建设行动方案,出台《加强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基地建设工作方案》《中山市支持港澳居民到中山就业创业若干政策措施》,配套拟定实施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基地建设专项小组工作机制。中山粤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合作平台、中山市南区国际青年科创谷、澳中致远(中山)火炬创新园建成并投入使用。易创空间在孵企业港澳创业团队共16个,孵化成功率达88%。稳步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制定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乡村振兴贯彻实施方案,落实省《关于乡村工匠培训和评价的试行办法》,制定镇区事业单位人才引进政策,印发实施市乡村振兴人才振兴专项小组工作方案、工作机制,组织20余位博士、专家开展“高层次人才乡村行”活动。出台《中山市实施“粤菜师傅”工程行动计划(2019-2022年)》,评出年度名厨名材名菜名宴名店,扩大“中国粤菜名城”影响力。评审认定省级“粤菜师傅”培训基地和大师工作室各2个,认定市级“粤菜师傅”大师工作室2个,完成广府风味菜9个品种、广式点心制作8个品种专项职业能力开发,培训粤菜师傅885人。研究制定《中山市进一步加强农村电商培训推动就业创业就业工作方案》。根治欠薪初见成效。扎实开展春节前农民工工资支付检查、根治欠薪夏季行动和冬季攻坚行动,召开建设领域农民工工资支付管理工作现场推进会,建立市、镇“建筑领域工资支付示范样板工地”各2个。全年劳动监察机构办理案件、集体欠薪案件、30人以上群体性事件分别同比下降14%、17%、13%。机构改革任务总体完成。有关公务员管理、军队转业干部安置、医疗和生育保险等职能顺利划转,局机关实现工作职能更集中、协调运转更快、作风效能更优。“放管服”改革扎实推进。截至2019年底,政务服务事项“网上办”率达到89.93%、“马上办”率达到77.18%、“一次办”率达到83.72%,“就近办”率达到87.92%,各项指标均超额完成,在全市政务服务中排名第二。
(四)坚持引育并重,人事人才工作提质增效。人事管理更具活力。完成全市3500余名事业单位公开招聘面试考官考核工作。完善事业单位绩效考评奖励办法。全面完成公立医院薪酬制度改革试点工作,改革方案获评“2019年广东医改十大创新典型”。人才政策进一步完善。出台民营企业引才补贴实施细则和柔性引才政策,联合市有关部门制定实施粤港澳大湾区个人所得税优惠政策财政补贴暂行办法,修订紧缺适用人才导向目录,出台留创园扶持资金管理暂行办法和创业启动经费评审办法(修订)。制定实施深化职称制度改革实施方案,中医药职称评审工作在全省职称评审电视电话会议上受到表扬,行动快、方案好、落实实。高层次人才引进培养有新成效。中山人才节期间,16名高层次人才为56家企事业单位解决技术难题,18名博士现场签约,“智汇中山”人才洽谈交流会为237家企事业单位招聘优秀人才1525人。全年新增认定紧缺适用高层次人才717人,比增12%,人才认定数量再创历史新高。初步评定企业紧缺适用高层次人才118人。新增2家高校合作平台。新增5家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新引进博士后25名。新增认定2家工艺美术大师工作室。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发展取得重大突破。出台《中山市加快发展人力资源服务业的意见》,火炬开发区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正式挂牌。高技能人才培养有新进展。新增5个职业(技工)院校重点或特色紧缺专业建设项目。出台《关于支持企业建立首席技师制度的实施方案》。新增6家企业开展技能人才多元化评价。新增认定市级技能大师工作室6个(含2个“粤菜师傅”大师工作室)。39家企业完成企业新型学徒培训备案,涉及学徒1006名。技工教育有新亮点。市技师学院启动创建广东省高水平技师学院工作,纳入高等职业学校序列试点工作有序推进,被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教育部授予“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称号,在组织参与第45届世界技能大赛中获省人民政府突出贡献通报表扬,吴文峰代表澳门特别行政区参赛获得电子技术项目优胜奖。
(五)坚持保基本兜底线促稳定,群众获得感幸福感持续提升。社保水平进一步提升。企业职工养老保险省级统筹深入推进。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实施准备期我市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养老保险补缴清算工作征收到账比例100%,全省排名第1名;待遇发放到账比例100%,全省排名第1名。配合完成工伤保险省级统筹。上线省集中式一体化社保信息系统。市社保经办业务窗口整体进驻市行政服务中心。中山成为全省首个发放第三代社会保障卡的城市。实施全民参保计划,全市城镇社会保险参保957万人次、基金累计结余620.8662亿元。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提高至每人每月170元、比增14.9%,全市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提高5.8%,制定《中山市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丧葬补助金实施办法》。为2166名贫困人员代缴城乡居保费,1201名年满60周岁、未领取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的贫困人员享受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待遇。在39家企业探索开展工伤预防达到预期效果,工伤认定制度进一步完善。制定实施《中山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基金监督工作制度(试行)》,基金监督有新抓手。做好工资收入分配改革。指导制定国有企业工资决定机制改革实施意见,落实企业薪酬调查和信息发布制度,开展最低工资标准执行情况调查评估。调整2018年度机关事业单位离退休人员慰问金标准。完善机关雇员薪金福利管理实施办法,进一步激励雇员安心干事创业。劳动关系持续和谐巩固。承办全国模范劳动关系和谐企业巡回演讲中山站活动,得到人社部劳动关系司、省人社厅肯定。火炬开发区被国家协调劳动关系三方评选为全国模范劳动关系和谐工业园区。出台《中山市劳动争议替代性解决机制(ADR)指导意见》。完成“护薪”行动工作任务,有效维护仲裁案件当事人合法权益。全面实现网上办案,建立“活跃企业”数据库,提升监察执法效能。劳动争议调解成功率保持在88.69%以上,劳动人事仲裁累计结案率达93.48%。做好重大时节信访维稳和矛盾化解,未发生到省上京越级重大上访事件。就业扶贫成效明显。实现转移昭通籍贫困劳动力来广东就业1936人,完成市考核任务107.6%。对口帮扶肇庆市封开县杏花镇凤楼村工作完成,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8700元,全村建档立卡贫困户48户137人已全部实现脱贫。
二、2020年工作安排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收官之年。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深入落实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深刻把握“双区驱动”战略机遇,坚持人才是第一资源、民生是第一追求,全力推进全市人社事业高质量发展,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圆满收官,为重振中山虎威贡献力量。
(一)实施积极就业政策,推进就业工作提质增效。坚持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和积极就业政策,全市实现城镇新增就业5万人、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8000人,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800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以内,“零就业家庭”动态实现归零。大力支持劳动者灵活就业,做好高校毕业生等重点群体就业。加快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基地建设,加强孵化基地的日常指导和监管工作,加大对易创空间的统筹协调力度。全力稳定用工形势,做好全市企业用工动态监测工作,全面摸清生产经营困难企业、中美贸易摩擦受影响企业、外迁企业底数,加强用工形势研判。推进大规模职业技能提升培训,全年完成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1.5万人次。
(二)持续健全社保体系,进一步提升保障水平。落实社会保险省级统筹各项工作,贯彻落实基本养老金正常调整机制。配合省落实失业保险基金省级统筹工作,加大实施失业保险浮动费率力度。加大工伤预防工作力度,探索更多形式的工伤预防项目。按新的省工伤保险经办规程做好工伤保险待遇核发。配合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开展省集中式一体化信息系统建设,配合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开展接入“粤省事”小程序工作。全面发放第三代社会保障卡工作,开展完善电子社保卡、第三代社会保障卡配套应用。
(三)聚焦“双区驱动”,加大人才培养力度。落实柔性引才政策,推广“人才+项目”引才模式。修订企业紧缺适用高层次人才评定指标体系。落实《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政策人才引进部分待遇实施细则》,大力支持民营企业培养和引进人才。落实大湾区个税优惠政策。加强高层次人才服务,研究组建中山市人才集团。推进中国中山留学人员创业园独立园区建设。出台《中国中山留学人员创业园管理办法》协助办好“中山人才节”。依托“智汇中山”人才洽谈交流会、珠中江阳大型公益招聘会等高端平台,加强聚才引才。落实《中山市关于加快发展人力资源服务业的意见》,规范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发展。认定两家市级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引导知名人力资源服务机构进驻园区。全面推行企业新型学徒制,培养1000名新型学徒。深入推进“广东技工”工程,积极备战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大力推进“粤菜师傅”工程,结合“3.28”人才节活动举办“粤菜师傅”工程技能展示活动。实施“南粤家政”工程。开展农村电商培训。落实职称制度改革工作。推进人事制度改革,优化我市事业单位公开招聘管理制度。落实省即将出台的《粤港澳大湾区事业单位公开招聘港澳居民管理办法》。实施事业单位定向招聘基层专业服务人员工作。
(四)着力防范风险,全面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持续完善劳动三方协调机制,拟建立三方轮值制度。加强对企业劳动用工的指导和服务。深入推进省市共建和谐劳动关系综合试验区。加强调解工作,狠抓劳动争议替代性解决机制(ADR)实施。加强仲裁工作,全面落实仲裁业务下沉镇区工作,加强对镇区仲裁业务的跟踪与指导。完善劳资纠纷风险预警防范机制,加强劳资纠纷不稳定因素研判。拟定我市《建设工程领域农民工工资支付保证金管理细则》。完善根治农民工欠薪各项保障机制。加大力度做好信访维稳工作,充分发挥信访工作联席会议制度机能,合理解决信访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