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五傍晚,华灯初上。
在中山富逸城一楼,一场火热的招聘会正在开展:7月25日,“百万英才汇南粤”—中山市2025年高校毕业生公益招聘会举行。
这场招聘会从下午5点持续至晚9点,现场企业涵盖新能源、智能制造、生物医药、电子信息、现代服务、文化教育等行业,共有90家中山重点企业,释放近1500个就业岗位需求。
南方+记者留意到,现场企业展位前围绕了不少年轻的求职者,有人是专门为参加招聘而来,也有人逛街之余“顺便面了个试”。活动开始3小时,现场便收到近400份简历。
将招聘会开进商场、美食街、夜市、花市等生活场景,是中山近年来创新就业服务、让求职触手可及的新尝试。找工作,正变得像逛街一样方便自然。
企业招聘负责人与求职者现场沟通。 南方拍客 叶紫潇 供图
就业友好、机会多元
近半数岗位不限学历、经验
晚上7点,富逸城一楼人流如织。不少前来购物的市民,也被琳琅满目的招聘信息吸引,驻足在展板前细细浏览。
“第一份工作,我想多尝试、多看看,毕竟这关乎我日后的职业发展方向。”今年刚毕业的王凯仪手握简历,在企业展位间来回逡巡,“搜索”着心仪岗位。广药市场营销专业的她,希望找一份营销或者文职类的工作。“之前,中山人社部门和学校给我们提供了很多实习机会,组织我们到企业实地参观。人社部门还会定期给我们打来电话,给我们推荐适配的岗位,关注我们的求职进度。”
当问及对薪资福利的要求,王凯仪坦然说道:“对于应届生来说,我们首先考虑的其实不是薪资,而是这个岗位能够提供的学习机会和发展空间。”
这场招聘会从下午5点持续至晚9点,现场企业涵盖新能源、智能制造、生物医药、电子信息、现代服务、文化教育等行业。 南方拍客 叶紫潇 供图
求职者有所需,企业亦然。力德(中山)环境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是一家专注于市政管网领域人工智能产品的研发与产业化的高科技企业,团队研发人才均来自清华大学、东京大学等知名高校,在东莞设有生产研发基地。
“今年公司要把生产基地搬回中山,老板可是给我下了‘使劲儿招人’的任务!”该公司行政经理高尔泽笑着说,“制造技术人才、管网检测维护工程师、施工技术员、项目经理,我们都急需。”
因为公司事务繁忙,高尔泽5点半才赶到现场。“一到展位就发现,招聘海报、登记表,甚至下午茶都备齐了!主办方安排得太周到了,我们‘拎包’就能招人,特别省心。”
南方+记者了解到,本次招聘会岗位呈现两大亮点:一是就业友好、机会多元。此次岗位不限学历和工作经验的占比43.3%。二是技术技能岗位高薪过半,在月平均薪酬8000元以上的岗位中,专业技术与技能人才占比高达50.2%。
7月25日,“百万英才汇南粤”—中山市2025年高校毕业生公益招聘会举行。 南方拍客 叶紫潇 供图
今年,中山新增培育产业“新工匠”超600名,2025年上半年开展职业技能补贴性培训超2万人次。全市技能人才总量超92万人,其中高技能人才34.19万人,占比约37%,位居全省前列,技能人才总量与高技能人才数量连续两年保持两位数增长。
技术与技能人才规模扩大的同时,其价值正不断被就业市场以高薪酬所认可与兑现。
截至6月底
中山已招引各类人才超4万人
“今年校招,我们招了10名应届生,来自华南理工、吉大等全国各地高校,入职月薪基本在1万到2万元之间。”中山德华芯片技术有限公司招聘经理陈思晓介绍起引才“秘诀”:“我们在宣讲时特别强调完善的人才培养体系。新人入职后,会接受为期一个月的系统培训,后续是专业理论、企业文化、车间轮岗培训。研发团队的导师还会进行‘一对一’带教,助力他们快速成长。”
截至6月底,已招引各类人才超4万人。 南方拍客 叶紫潇 供图
中山市人社局相关业务负责人介绍,截至6月底,中山已招引各类人才超4万人,组织招聘活动超230场,提供岗位累计34万个。“AI求职小助手”发布岗位2.5万个,为求职者提供就业服务近8000人次。
求职者正在体验AI服务。 南方拍客 叶紫潇 供图
为了方便人才“安心求职工作”,中山还为各方人才提供了最长7天的短期免费房源500套,配租型人才房市镇共计4300余套。
今年,广东实施“百万英才汇南粤”行动计划,各项活动声势不断扩大,各类人才加速集聚,目前已吸纳超过100万应届高校毕业生留粤来粤就业创业,进一步夯实广东现代化产业体系的人才基座、人才底座,充分彰显广东稳就业、稳企业、稳市场、稳预期的大省担当。
接下来,中山市人社局将持续推进2025 年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服务攻坚行动等工作,持续搭建毕业生线上线下对接服务平台,开展第六届“百日千万招聘专项行动”,推动中山市高校毕业生实现高质量充分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