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搜索: 人才引进 社会保险 创业 培训补贴 技能鉴定
当前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 结果公开
中山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关于中山市政协十二届五次会议提案第125186号答复的函
发布日期:2021-08-25  信息来源:本网 
分享:

民革中山市委会:

  贵委提出关于进一步深化中山与港澳合作共赢的对策与建议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感谢贵委对深化中山与港澳合作工作的关注与支持,你们提出的对策建议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可行性,对我市深化与港澳的合作,积极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针对您提出的建议,各相关单位正在推进以下工作:

  一、关于打造高端产业、科技合作、青年创业三大合作平台的建议

  (一)加强高端产业方面的合作。一是加强与港澳医疗合作。我市与澳门特区政府签署《关于共同创建国家生物医药科技创新区合作框架协议》,引入澳门高端医疗服务,加强与澳门产业协同合作。与澳门卫生局签订全科医师培训合作协议,合作开展全科医生培训,建立合作转诊制度,实现优势互补。推进香港大学生物医药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广东药科大学分中心(中山)建设,首批吸引17家粤港两地优质健康医药类研究项目落户。成功引进香港浸会大学前列腺癌早期诊断试剂盒等成果转化项目落户。中山陈星海医院引入港资进行混合所有制改革,与香港综合肿瘤中心(香港港安医院肿瘤中心)组建跨地域的肿瘤专家合作团队,为患者提供多学科视频会诊。联合医务集团有限公司(香港)在三乡镇开设3处联合医务工作室,香港居民可凭保险卡就诊直接报销。二是加强重大科技创新资源载体对接协作。推动翠亨新区、中山科学城与深圳光明科学城、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对接合作,探索共建深港科技创新合作翠亨园。建设东部环湾创新发展带,对接广深港澳科技创新走廊、共建广珠澳科技创新走廊,打造高品质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集聚区和深中一体化发展的首要承载区。三是加强先进制造业合作。深化与香港贸易发展局、香港生产力促进局、香港投资推广总署、香港总商会、澳门贸易投资促进局等政府机构、商协会在经贸、投资、招商引资等方面合作,发挥各自优势、整合资源、形成合力,在推动两地经贸合作、产学研深度融合、科创成果转化等方面不断取得新成效。

  (二)深化科技领域合作。一是积极引导港澳孵化载体申报市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和众创空间。2020年,工合空间中山站、澳中致远火炬创新园认定为市级港澳众创空间。2021年,坦南创客园联合澳门坦洲工商联合会、澳门科技大学举办3.28“中山坦洲——澳门青年人才论坛”,促进澳门企业进驻园区创业,推动与港澳青年的创新创业交流。二是与香港科技大学开展科技合作。市科技局与香港科技大学签订合作协议,共建“香港科技大学-中山联合创新中心”,共办香港科大百万奖金(国际)创业大赛(中山赛区),支持香港科大科技成果在中山转化及产业化。三年来,科技专项支持香港科技大学项目立项10项,扶持经费总额2644万元。三是推进产学研深度融合。以正在筹建的澳门科技大学中山校区项目为重要抓手,推动粤港澳大湾区高等教育合作发展的积极实践。广东药科大学—香港大学中山生物医药创新平台计划在4至5年内发展成为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入驻企业50家以上。

  (三)推进青年创业的合作。一是将港澳青年创新创业纳入议事日程。2020年12月、2021年1月和5月,中山市政府与澳门特区政府的三次访问会谈中均提到加强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合作,有效提升两地对该项工作的重视程度。二是加强创新创业孵化平台建设。出台《关于加强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基地建设工作方案》《中山市推动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基地高质量发展的意见》等政策,推动建设具有中山特色的“1+1+N”创新创业平台载体,力争把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基地打造成为港澳青年增强认同的“第一扇窗”,投身湾区的“第一座桥”,让港澳青年更加安心创业、深耕事业、安居乐业。目前,中山粤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合作平台已投入使用,平台累计孵化港澳团队67个,带动港澳居民在我市就业73人,在孵项目年产值达5000万元。中山翠亨新区“澳中青年创新创业园”已动工建设。澳中致远火炬创新园、南区国际青年科创谷、坦南创客园等一批各具特色的创业孵化基地已建成并投入使用。三是加强部门联动,开展有关活动。市委统战部、市人社局、团市委等小组单位紧密联系,合力推进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合作交流。成功举办“2021年中山—港澳青年人才发展实践营”“港澳人士政务服务需求调研座谈会”“大湾区科技创新论坛”交流活动。按照省的部署,与澳门人才发展委员会、香港中山青年协会等共同组织实施“粤港澳大湾区港澳青年实习计划”“澳门青年湾区实习计划”,挖掘港澳优秀大学生资源,累计参与人数285人。

  二、关于建设人才保障、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两个支撑点的建议

  (一)大力引进一批处于科技前沿和创新高峰期的创新领军人才、高层次创新团队以及企业急需的专才。一是落实创新人才引进政策。制定加强人才政策支持和服务保障具体措施,涉及高层次人才配偶就业、人才配偶参保补贴、企业人才举荐、本科毕业生扶持和青年人才返乡创业扶持等。贯彻落实《中山市实施粤港澳大湾区个人所得税优惠政策财政补贴管理办法》,为香港52人办理优惠政策。二是发展完善人才承载平台。全市共建有54个博士后工作平台(含创新实践基地)、31家省级博士工作站。建设国家级留创园平台,探索在翠亨新区推行留创园分园与大型孵化器合作模式。成立1个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15个市级技能大师工作室,21个工艺美术大师工作室。三是依托我市的龙头企业及高校院所,大力引进港澳地区高层次创新人才,进一步促进中山与港澳地区的合作。2021年组织中山市中智药业集团有限公司、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和中山火炬职业技术学院,对其引进的澳门科技大学和澳门大学的3名高层次创新人才推荐申报2021年度国家重大人才工程项目。四是大力开展人才对接活动。市人社局制定《湾区中心,“职”不可失 中山—澳门人才对接交流会工作方案》,联合市委组织部、统战部、团市委等多个部门,组织我市28家企事业单位前往澳门大学开展专场招聘会。市人力资源管理办公室与澳门工会联合总会,市青年联合会与澳门中山青年商会、澳门中山青年协会签订了两地青年人才交流合作协议。

  (二)充分发挥“东承西接”作用,加强交通基础设施升级改造,实现与大湾区城市群的互联互通。市交通运输局牵头组织编制《中山市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基础设施互联互通(2019-2022年)实施方案》,力争用4年时间,推进5项工作任务,夯实交通、能源、通信、市政公用设施、水利等基础设施。到2022年底,基本建成布局科学、覆盖全面、功能完善、安全可靠的基础设施支撑体系,达到粤港澳大湾区先进发展水平。至“十四五”末,实现周边相邻城市1小时内可达,组团间30分钟可达,重大产业平台到中心城区30分钟可达、到周边相邻城市核心区1小时可达,为合作创新和产业发展提供便捷、快速的通勤环境。

  三、关于创新跨境金融管理服务和土地要素供给机制的建议

  (一)创新跨境金融管理制度,建立跨境金融服务体系。一是发展利用香港资本市场取得新成果。2020年,推动广东三和化工科技有限公司整合其关联公司在港交所红筹上市、总部位于火炬开发区的康方生物在港交所挂牌上市,目前我市在香港上市公司已达10家。二是继续推进与澳门之间的跨境民生金融合作。进一步扩大我市粤澳跨境电子账单直接缴费业务范围,在中山居住的澳门居民通过澳门地区银行的网银或手机银行直接缴纳在中山产生有线电视费等相关民生费用已成常态。截至今年一季度,全市可以受理港澳居民银联卡、外币卡的商户数量5.13万户,可以受理港澳版银联云闪付、支付宝支付、微信等移动支付的商户数量5.58万户。三是积极探索企业赴澳门发行债券路径,为我市企业构建新发展格局拓宽跨境融资渠道。积极推动我市明阳智慧能源集团股份公司赴澳门发行绿色债券,现已经进入国家发改委备案审查阶段。四是积极与澳门相关机构沟通推进金融内外联动。2021年3月24日,与澳门国际投资协会召开座谈会,就深化中山与澳门产业资本合作、QFLP设立与审批程序、我市对股权投资相关扶持政策等方面进行深入交流。

  (二)完善土地政策,形成有效激励机制。一是优先保障重大项目新增建设用地需求。配合用地单位积极争取重大项目纳入国家、省重点建设项目清单,争取国家指标支持。二是积极优化土地供应与审批。根据各镇街需求及交通基础设施用地报批情况,将符合供地条件的交通基础设施用地等全部纳入供应计划,全力保障交通基础设施的土地供应;通过实施新出让用地开发建设预受理制度,将项目动工前须办理的审批业务提前至土地成交前受理审核,压缩成交后审批时间,加快项目落地。三是鼓励旧厂房升级改造。出台《中山市旧厂房升级改造实施细则》,对于已取得不动产权证的工业用地,拟改造方向符合行业专项规划或控制性详细规划、技术标准,且满足建筑物结构安全和消防、环保等要求的,经批准用作公共服务事业和生产性及高科技服务业用途(包括互联网+产业、研发设计、科技服务、信息服务等)的,享受暂不改变原土地证载用途使用5年的过渡期的政策。

  四、关于实施便利的审批、认证制度促进互联互通互认的建议

  (一)实施便利的审批监管制度,实现跨区域功能融合。印发《中山市开展“证照分离”改革全覆盖试点工作方案的通知》,进一步深化应用电子证照和共享数据,提升全流程网办能力,为相关事项网上办理、进度查询、结果反馈提供统一入口,为部门间数据共享建立统一通道,为效能监督和跟踪管理提供统一平台。

  (二)建立跨境资格认证制度,实现标准对接。2021年4月,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走访珠海市专题调研学习区域试点专业技术资格和职业资格互认情况。由于相关服务行业技术标准、港澳专业人才的从业资格和技能鉴定准入由省级部门统一制定,我市将积极与上级主管部门沟通协调,推动建立跨境资格认证制度,实现与港澳的标准对接。

  五、关于优化宜居宜业环境,推动港澳居民在中山安心工作、优质生活的建议

  各相关部门积极优化我市宜居宜业环境,推动港澳居民在中山安心工作、优质生活。一是细化办事指引服务。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协调各相关单位解答港澳青年关注的社保、医保、税务、住房、教育、交通、就业创业等问题,并根据问题回复制作发布了《中山市港澳青年创新创业指南》。二是强化社区服务。为进一步服务内地港澳同胞更好融入大湾区发展,我市依托各镇街村(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大力推动港澳同胞服务中心建设,为在中山的港澳同胞提供服务、联系和活动的平台。目前全市24个镇街已设立34个村(社区)试点。同时,紧密联系香港工联会中山中心、澳门街坊联合总会中山办事处,推动跨境社会服务。

  诚挚感谢你们对深化中山与港澳合作工作的关心支持。

  专此函复。

  中山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2021年8月11日     

  (联系人及电话:何凌川  88323349,13925336000)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