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琴等委员:
《关于加快食品安全检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筑牢食品安全防线的建议》收悉。经综合市财政局、市市场监管局、市教育体育局意见,现答复如下:
非常感谢各位代表对我市食品安全检测技术技能人才的关注与支持。你们提出的优化人才培养体系、完善职业发展和激励机制、加强宣传引导、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等建议符合实际,对加快中山市食品安全检测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提升我市食品及其质量检测行业水平具有指导意义,我们全部采纳。
一、我市食品安全检测技术技能人才队伍总体情况
我市各职能部门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高度重视食品检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体系建设,将食品安全检测人才培养纳入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和产教融合整体布局,深入实施人才政策,着力构建具有区域竞争力的人才生态,持续加强职业教育经费保障,推进全市产教融合体建设工作。
二、关于“优化人才培养体系”的建议
采纳该建议。
(一)精准对接产业,设置特色专业。我市本科、专科、中职、技工教育各类院校均开设食品检测技术技能相关的专业课程,构建多层次人才培养格局。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材料与食品学院设有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广东省特色专业),培养具备食品领域分析检验、质量管理等技能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广东药科大学中山校区食品科学学院设有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培养方案突出“预防医学+食品科学”双基础特色。中山火炬职业技术学院开设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建有食品质量与安全实训基地,配备先进检测设备,核心课程包括食品分析与检验技术、微生物检验技术等。中山市第一职业技术学校开设食品安全与检测技术专业,培养掌握微生物检验、仪器分析等技能的实用型人才。中山市技师学院开设食品加工与检验、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培养具有食品理化分析、微生物检验等食品检测技术,具备食品安全管理、品质监督及新产品研发等能力的应用型人才。
(二)强化实践教学,提升实操能力。我市高校、职业(技工)院校加强与本地企事业单位合作,拓展实践教学基地,组织常态化企业生产实习,提升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水平。中山市技师学院组织企业专家参与基于真实工作过程的实训项目库、案例库建设,并结合企业岗位标准与职业技能等级要求,开发实战性强的校本实践教材。并制定详细的实践教学计划,在学生实习中实行企业导师+校内教师“双导师制”,开设常规理化指标检测、食品中一般营养素检测、食品添加剂检测等实践课程,占总课时的50%以上。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着力培养实用性人才,2020年以来为社会输送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毕业生600余人,主要在粤港澳大湾区食品相关企业、食品检验机构、监督管理部门和科研院所等单位从事生产管理、质量控制、分析检测、技术开发等工作。
(三)深化产教融合,推动协同育人。一是校企共同开发人才培养方案。中山市技师学院对接食品安全检测企业、中山黄圃食品腊味商会等,参与食品加工与检测专业课程开发、教材编写、师资培训等,将企业最新的加工流程、检测标准融入教材。企业为学生提供涉及原料抽检、成品理化指标检测等实操工作的实习岗位,院校为企业提供技术支持和人才培训,协助企业解决生产中的技术难题,实现校企互利共赢。二是设立资金保障,助推职业教育发展。2025年市财政围绕职业教育专业水平建设、优化教育资源、改善办学条件等方面,全市一般公共预算安排职业教育支出约12亿元,占全市教育支出比例约12.53%。
三、关于“完善职业发展和激励机制”的建议
采纳该建议。
(一)实施人才政策,吸引优质人才。我市出台《中山市新时代人才高质量发展二十三条》《中山市综合领域特聘人才评定实施细则》《中山市青年人才奖励金实施细则》《中山市落实青年后备人才待遇实施细则》《中山市人才房管理暂行办法》《中山市实施粤港澳大湾区个人所得税优惠政策财政补贴管理办法》等文件,吸引更多高层次人才参与中山现代化建设。2022年实施“人才二十三条”以来,新培养引进硕、博士及高级职称等青年后备人才2527人,其中供职于企业的检测相关专业人才73人。
(二)优化人才服务,落实人才保障。一是优化人才入户便利服务,按照新修订出台《中山市户口迁入暂行规定》,进一步放宽和优化人才入户政策,简化人才入户情形,取消人才入户参保要求和年龄限制,放宽学历和职称人才入户门槛要求,实行更加开放的人才政策。今年上半年共审核通过4562人次人才入户申报。二是拓宽服务范围,提高人才安居保障。2024年5月起我市人才房开展市场化租赁运营,进一步将安居保障范围拓宽至港澳人才、粤港澳大湾区人才、具有大专学历以上的中山及深圳人才、具有职业资格的人才、企业重要职工等各类型人才。已建成市级人才房租金补贴申报系统,从选房、看房到申领租金补贴实现全流程网上办理。三是落实高层次子女入学优待,今年为223名高层次人才统筹安排244个优质学校学位。
(三)建设人才梯队,拓宽发展通道。2021年以来,指导广东美味鲜调味食品有限公司、广东美怡乐食品有限公司、利诚检测认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完美(中国)有限公司、广东佳华餐饮管理有限公司6家中型以上食品、质检企业,建立农产品食品检验技能人才梯级队伍,开展企业员工职业技能等级认定工作,落实和技能等级相挂钩的薪酬待遇。累计发放农产品食品检验员等级证书1741人次,其中高级工734人、技师85人、高级技师9人、特级技师2人,新增高技能人才占比47.6%。加强高技能人才与专业技术人才职业发展贯通,美味鲜作为我市食品龙头企业在全省率先建立“新八级工”制度,2023年经省人社厅审核通过评出2名农产品食品检验员特级技师,突破技能人才的职业天花板,引导更多技术技能人才往创新型、应用型、综合型人才发展。
(四)提供资金扶持,建设高质队伍。我市2024年拨付1.6亿元、2025年安排2.1亿元人才发展资金,落实落细“中山人才二十三条”,深入实施“中山英才计划”,进一步加大“柔性引才”补贴力度,持续开展招才引智,全面优化人才环境,重点引进科技领军人才、高层次创新团队、青年科技人才和创新团队,打造优质人才队伍。壮大“高、精、尖、缺”特聘人才队伍,持续实施“333”引育工程,带动产业发展“链式反应”,抢抓建设高水平人才高地重大机遇。另外,设立总规模10亿元的中山市人才双创发展母基金,为创新人才发起的初创企业、种子项目提供股权和融资支持。
三、关于“加强宣传引导”的建议
采纳该建议。
(一)多举谋划宣传,提高社会认知。通过科普宣传、定期开放、社会实践等方式,提高社会公众对食品安全检测工作的认识和认可,使技术进步与推广惠及全社会。一是在食品安全宣传活动中加强检测技术推广,现场开展“你点我检”食品抽检活动、“你送我检”快检活动,加强公众对食品检验检测技术的认识。二是组织“实验室开放日”活动,让企业和个人走进实验场所,提高对食品检测技术的认知,至今开展“开放日”活动12期,参与人数284人。三是提供技能实践机会,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及下属食品检验事业单位,每年均会面向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广东药科大学中山校区、中山火炬职业技术学院等本地院校提供大量实习机会,助力食品检测技术学员学以致用。
(二)推崇典型示范,弘扬领军人才。着力挖掘和宣传食品安全检测领域技术技能领军人才和典型案例,吸引更多人才投身该行业。2022年实施“中山英才计划”以来,已评出食品检测相关专业、职业的“十大工匠”1名、“首席技师”1名、“技能之星”9名,获得相应的表彰奖励。2023年美味鲜2名特级技师,入选广东省地级市第三批特级技师,突破农产品食品检验员职业序列的天花板。均获各级媒体广泛报道,在社会营造崇尚食品检测技术技能人才的氛围。
(三)举办培训竞赛,服务产业需求。一是面向食品生产经营企业举办食品安全培训服务,通过集中讲座的形式,讲解食品行业从业者最关心关注的食品质量技术标准、进货查验制度、索证索票制度、销售过程控制等内容,提高经营者的业务水平和管理能力。累计组织6场食品安全技术培训班,覆盖食品行业从业者1500名。二是围绕我市食品产业特色,2023年举办中山市第三届职业技能大赛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赛项,全市32名从业人员、院校学生参加决赛,获高级工证书15人,发挥出以赛促训、技艺交流作用。
四、关于“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的建议
采纳该建议。
(一)招引专业人才,完善师资梯队。一是健全市级食品安全专家库。我市组建新一届中山市食品安全专家库,通过面向社会征集、单位推荐、多重遴选,吸引更多食品行业高技术人才参与食品安全事务,使检测技术人才专业性有“用武之地”,充分发挥食品安全检测技术支撑作用,切实解决新兴业态、网络食品安全、非法添加物等领域的技术盲区。二是聘请优秀专业人才任教。聘请具有丰富一线实践经验和深厚专业知识的企业技术骨干与行业专家到校任教,推行毕业(设计)论文“双导师制”,精准培养行业所需人才,促进产教师资双向流动。
(二)强化教师培养,提升师资质量。一是推动教师深入企业实践。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鼓励院校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提高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和专业水平。实践期间工资福利由学校全额发放,业绩酬金由学院根据实际工作量发放。中山市技师学院鼓励教师深入食品企业,通过参与实际检测项目、熟悉生产流程与管理规范,全面提升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和专业应用水平,促进“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二是支持教师参加培训提升。中山市技师学院持续加大教师培训支持力度,选派骨干教师参加全国技工院校工学一体化一、二、三级师资培训,并鼓励教师参加食品安全检测专业专项技术培训、新标准解读、教学方法研讨、学术会议等活动,提高对行业最新技术的敏锐性,全方位提高师资队伍综合素养。
下一步,我局将以办理此提案为契机,强化市级统筹协调,依托食品安全联席会议机制,协同市场监管、教育体育等部门,重点做好以下工作:一是持续优化政策供给,增强人才培养政策的精准性和有效性;二是深化产教融合,推动校企合作向更深层次、更广领域拓展;三是完善以能力为导向的评价激励体系,畅通人才发展通道;四是加大宣传引导力度,营造更好社会氛围。我们将持之以恒地优化食品安全检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体系,努力打造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人才队伍,为筑牢我市食品安全防线提供坚实可靠的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
专此答复,诚挚感谢你们对食品安全检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工作的关心支持。
中山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2025年9月15日